看DOTA中国区勇士联赛亚军如何解除网瘾!
看睿智的父母如何将儿子从游戏中拉出来!
看学渣如何逆袭成学霸!
聆听那些年我走过的路
-赵志帆
本来是想在考试周结束后就进行本文的撰写,由于实习,工作方面的耽误,这事越拖越久,然而后面这些经历也使本文更加完善。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南京某著名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但这个专业确是父母帮我选的,我的理想却是做一名成功的销售(当然,高考选专业时我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理想),这也许正好是混乱的大学前2年生活的根源。希望读到此文的父母在为儿女规划专业之间要深入地和他们交流,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而不是父母们认为有“前途”或“体面”的专业,也希望读到此文的大学生朋友们能通过我的经历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能有个更好的规划,并能够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康德就曾经这样说过,“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对于一个成功的销售来说,快乐就是顾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需求和被需求。
刚刚进大学的我,对未知,新鲜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希望可以在大学里认识漂亮的女孩,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能为自己未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的我,却很快迷失在大学呆板的课程和充足的自由时间中。开学伊始,我的心中还能残存着对学习的热情,能坚持每天去图书馆自习。久而久之,高中和大学的落差会让你无所适从,每天机械式军事化管理的学习变成了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散漫生活,这种差别让我开始变得讨厌学习新的东西,沉溺于刀光剑影的网游世界。这时候每个星期爸妈打来的电话变成了一种压力,甚至是畏惧,这种问候使我害怕,有了负罪感,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这些便成了我的需求,成了我肩上的担子。我就想在学习、游戏、生活三者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结果,那时的我天真地选择了要在游戏和生活之间走出一条路。恰逢这时正是电竞行业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便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成了个DOTA2战队,自大一寒假开始便天天和他们几个训练,我们在线上的许多小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此在大一下学期我也该游戏的官方娱乐平台邀请为教官,这时我想的便是有朝一日能靠游戏打上职业比赛,取得好成绩,能够名利双收。然而一切都如意那就不是人生了,半年的不分昼夜的游戏生活打破了我以前良好的生活习惯,晚睡晚起的熬夜生活让我精神萎靡、心浮气躁,当补考、挂科接踵而至变成家常便饭时,我仍然每天幻想靠游戏生过下去(后来老师说,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无法找到成就感,因此才会沉迷于网游中),学习早已不是我生活的重点。大一那个暑假,我们决定开始参加正式比赛,我们都怀揣着对梦想和未来的憧憬,更加努力练习(后来老师分析了网游设计的基本原则——让游戏者成瘾,包括各种比赛以及职业选手的培养,这些手段都是网游设计者为了让游戏者成瘾的基本手段,我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境,其实我是陷入了心理学所说的“瘾症”)。在小组赛中,我们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在一次关键的四进二BO3比赛中,我们先下一城,本以为能轻松拿下比赛,却在第二局被对面快速推进阵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第三局开始我们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便开始暴露各自缺点了,队内矛盾激化,各自为战,虽然队长很努力的想控制住局面。但是比赛被对手轻松拿下,比赛输了之后,我们的辅助由于比赛中过多的失误,被我们几个队员大加斥责,一气之下,他便离队了,这也许就是因为昼夜颠倒的游戏生活让我们都变得心浮气躁,像一只只不知深浅、亢奋的斗鸡一样。后来我们也尝试着找了不同的辅助,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当在网游世界中寻找成就感的梦想破灭后,我在昏昏谔谔中思考着是不是要回到学校学习。
对于许久没有接触到学习生活的我来说,一些已经养成的习惯便成了压垮我成绩的最后一根稻草。晚睡晚起成了日常,正是因为这样,早上的课基本没去过,课落下的越多,我便更加不想学习,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像个泥潭让我越陷越深,纵使我有心学习,但对游戏的依赖和生活的不规律压迫着我,使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老师后来说,睡不好,脑子就容易坏掉,无法集中精神,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最后期末的红灯高挂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我的成绩已岌岌可危,要是再多挂一门就要留级,留级的警告就像把悬剑让我不得不正视生活和学习。父母每年交这么多学费,而我却已经在留级的边缘,这种愧疚感,让我不敢对他们说,也不想对他们说,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把成绩补上去。终于在大三上学期,我做出决定再也不玩游戏,我想从这个学期开始以学习为中心。开始的第一个星期,那个像噩梦一样的星期让我记忆犹新,每天早上7点起,自习背单词,8点上课,下午5点结束,晚上继续去教室自习,强迫自己调整生物钟,迫使自己改变着习惯,逼着自己做出改变,虽然这段时间很辛苦,但是想着自己的梦想,家人的期盼,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随后的一学期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直到考试前一周,我才发现真正的困难在于考试,我需要考的科目和舍友比起来远远多了一倍,高强度的复习和心理压力让我身心疲累,最后的几门考试中,真的是怕我自己一闭上眼睛就睡着。考完出成绩的周末,依旧糟糕的成就让我心灰意冷,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时间,结果却是差强人意。万念俱灰的我回到家就对爸妈说,我不想念书,念书有什么用,我本来以为他们会打我骂我,但是他们听到我这么说也并没有说什么。我爸第二天便带我去他做小工的工地,说“你不念书就来陪我一起干活”,大冬天的做电工,缠胶布,搬电线,调试线路,没一会就一身汗,门口冷风一吹,刚刚出的汗就成了冰凉的水滴,就这样热了冷,冷了热,没干半天我就累的不行了,要强的我仍然死撑着,终于到了吃中饭的时候,来到工地食堂,那个菜饭让平时娇生惯养的我感到了一阵阵恶心,没吃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吃完饭休息了会,就该继续下午的劳动了,没吃饱饭的我,下午就像脱水的海绵,浑身软软的,没一点力气,便在那边偷偷懒,下午就干了一会便结束了回到家,晚饭都没力气吃,躺床上就睡着了。就这样做了3天,我再也做不下去了,我爸便给了我300块钱,说是我的工资,我都不敢接过那钱。第二天刚破晓,我就醒了,醒来后,浑身酸痛也已经有点习惯了,伴随着周身的疼痛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那个我喜欢的女孩,想到了父母辛苦的劳作,想到我当初的梦想。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学习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提升自身价值的途径,我想通过学习来让自己配的上那个远在华东师范的我喜欢的女孩,我想通过学习让父母的辛苦劳作有回报,我想通过学习实现我从小的梦想。(虽然大三第一学期我仍然有多门功课挂科,在学习上没有找到成就感,但这学期咬牙坚持每天到教室上课,把晚睡晚起的坏习惯慢慢纠正,身体也慢慢恢复正常,大脑也在慢慢变得思路清晰,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戒除网瘾的必然过程。如果没有我的父亲用这种“带我去做小工的体验”的方式让我将学习坚持到大三下学期,如果当时经过大三一学期的辛苦坚持仍然找不到成就感而重新回归到网游世界中,就没有今天的这个我了)
人生的挫折就像转角的风景,过得去叫风景,过不去它就什么也不是。生活逐渐规律的我头脑也日渐清醒,我总结之前的经历,不再盲目的看书背单词,背要点,而是先列一个整个复习计划,按照复习计划,来对我挂科的课程进行预习、复习和巩固,大三下开学时候的课表是我见过的最充实的课表,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课,很有清华学霸课表的架势,即便是周六还有实验课的听讲,这种充实反而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也恰逢这时我遇到了我的心灵导师,我感觉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没有老师的指导,我可能不会如此坚持自己的信念,可能还会走些弯路,在此特别感谢蒋老师。这学期的24门课,有3门在上半学期就考试,这对我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能,让我在期末的时候能减轻点压力,这3门课基本都在80分以上,有了这些科目的成功,我更加信心实足,在下半学期开始,我就已经开始期末复习的进程,对于比较难的科目宁愿花一个星期多的时间来复习,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答疑。在最后的考试安排时,我先是惊了一惊,但也并没有出乎意料,考试战线从6月7号到7月4号,有2个星期多的时间基本每天考一门,而我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一门一门的攻克,经过一个月的鏖战,我整个人感觉就像被榨干了,真的是再也提不起一点气力来复习和考试。但是这时还剩下英语和高数,我选择了休息,留给自己点空间,从之前累到脱力的复习中走出来。考试终于如期结束了,大三第二学期我顺利地通过22门课,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感觉什么都是值得的,我终于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了,我终于可以说“其实你很棒!”。我也没想到这么充满戏剧性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件事情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学习能让我的目标不再遥远,使我更加充实,能让我知道我所喜欢的,让我有了终身能为之奋斗的目标。我相信我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就算赚不到那么多的钱,至少我有过的经历已经值回了人生的票价了。
在此我想用我走过的路来勉励在生活中迷失的你们。在此祝愿你们有自己的目标,并能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