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考前焦虑”束缚

mmexport1468473186928.jpg

即将进入六月,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考试。正因如此,许多考生考前过度紧张、担忧,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解决,有可能会影响考生考前的最后冲刺,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考生、家长和老师都应重视考前焦虑,让考生们能轻松应对中高考。

 

考前焦虑的原因

 

(1)心理压力过大。有些老师或家长对学生期望过高,提出不适当的要求,如每门课要考多少分、力争考上某某大学等,就会造成学生心理负荷过重;或者错误地夸大考试与个人得失及前途的关系,过分渲染考试失败的情景等,都会使学生在过大的压力下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2)个性差异。青少年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够平衡,易产生焦虑。另外,心理健全者不易产生焦虑,即使有了焦虑,对行为的消极影响也较小;神经类型脆弱者,就容易产生焦虑,对行为的消极影响亦较大;自信的人不易焦虑,而缺乏自信、总是害怕遇到难题、偏题以及过于虚荣的人,一遇到难题就会极为紧张,也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晕场。

 

(3)知识技能掌握不足。学生如果感到对考试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有较多欠缺,认为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较为困难时,便会坐卧不安,焦躁万分。

 

考前焦虑常出现的生理症状,包括失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便秘、腹泻、胸闷、心悸、尿频、睡后易醒、嗜睡、全身无力等。
mmexport1468473188968.jpg

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呢?

有以下一些建议:

 

1.良好的作息: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考试了,因而这段时间不要再进行过度的练习,熬夜看书,使身心过于疲劳反而会影响考试的状态,影响考试成绩。休息不好,会加重焦虑。早晨起床要准时,若起床时间不规律会扰乱体内生物钟,可能会引起失眠。午间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较为合理,白天睡得太多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2.提高自信心:考前的焦虑常源于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还没准备好,考不出好的成绩。因此,父母和老师应多肯定、多鼓励孩子,多指出他的优势所在,不要一味地指出孩子未掌握的知识,一直督促孩子看书复习,父母及老师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到考生。

 

3.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容易焦虑的孩子也容易看到负面的东西,当遇到困难时,考生应多向乐观的方向想,如遇到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考生可以这样想:“模拟考试发现了我存在的问题,那我正好可以重点复习自己的不足,更有针对性的复习,等到正式考试时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

 

4.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要一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甚至父母都请假陪孩子读书,这是不可取的,不但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削弱孩子独立面对考试的能力。如果不顾一切地给孩子施压,不仅不能提高其学习效果和成绩,反而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弄巧成拙”。作为父母的,当发现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应当允许、鼓励、引导孩子适当的做一些放松,把自己放到一个平稳的、开阔的心理环境中。同时尽量避免家庭消极事件,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5.多多交流:父母可以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把内心的苦恼,担忧的事情说出来。如果孩子的焦虑情绪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和考试时,应请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可心理辅导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作者:卢娜


分享到:
评论

医生预约

张耀庭 心理医生


董燕 心理医生


2897911784@qq.com 心理医生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